花蓮瑞穗之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瑞穗鄉的北回歸線標誌設立於昭和八年(1933年),當時是設置在瑞穗火車站西側;1981年時,因東線鐵路拓寬才遷到由舞鶴村民捐出的舞鶴台地上,台9號省道路旁的現址。

從北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從北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1981年時,因東線鐵路拓寬才遷到台9號省道路旁的現址. 攝影:佐拉

北迴歸線是北半球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是北半球能夠受到太陽直射的緯度上限,也就是太陽在北半球所能直射到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大約位在北緯23.5度。每年夏至時(6月21日或22日),太陽就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午時分的「立竿不見影」,更是北回歸線上的獨特天象。

以公元2014年夏至日為準,太陽在北半球能夠垂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點位置約在北緯23度26分14.675秒。相對的,南緯23度26分14.675秒則為「南回歸線」。

東面拍攝北回歸線碑
東面拍攝北回歸線碑 攝影:佐拉

因為地球會進行自轉,所以會產生晝夜更替的現象,但地球的自轉軸其實並不是正的,而是與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呈約66.55°的夾角,稱乎「黃赤交角」。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並非一直正對著赤道帶,而是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的區間之內移動,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之後向北移,於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到達約北緯23°26′,隨後便轉向南移,於秋分日(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並繼續南移,於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到達南緯23°26′,隨後再度轉向北移動,於次年春分日再度回到赤道。所以太陽直射點看起來就像是在到達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後,立即掉頭往赤道的位置回返,所以中文叫”回歸線“。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地球公轉時,在一年之中,太陽直射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斷變換,才形成了四季更迭。無論北半球或者南半球,只要接受太陽直接照射的時間比較長,就是該半球區域的夏季。

二千多年前西方人觀測到北回歸線時,其夏至日位置正處在天空中黃道十二宮的巨蟹座(Cancer)方位,從此回歸遠處,故稱「巨蟹座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但由於地球傾斜軸的歲差運動,在1989年已經移動到金牛座位置。南回歸線叫的英文名字叫Tropic of Capricorn,即「摩羯座回歸線」,二千多年前冬至日太陽直射到此處時,是處在黃道十二宮的摩羯宮位置,目前在天球上冬至點太陽的位置位於人馬座。

並且,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天文因素的影響,南、北回歸線位置並非固定不變,並不是一條恆定的線,每年陽光直射到的最遠的點並不完全一致,會在一定範圍內移動。北回歸線的緯度上限:陽光直射最北的時候在會北緯24°14′39″,最南的時候會在北緯22°37′56″,也就是說,陽光直射的最遠點有誤差會高達約180公里,這個往復週期約為37,158年。

從南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從南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攝影:佐拉

因此各地所立的北回歸線界碑實際上沒有天文意義,但研究北回歸線的變化週期則具有重要天文、地理和歷史人文意義。因為地球大部分位於海平面以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回歸線與人類接觸更顯緊密,它是北半球的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所以很多中外遊客們都來北回歸線拍照留念,一腳站在熱帶,另一腳站在亞熱帶,用腳和眼建立與地理名詞之間的聯繫,增進對地球的理解。

北回歸線經過北半球十六個國家,共有十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其中有五座在台灣。

  1. 嘉義下寮標誌。日本時代的1908年建於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是世界上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
  2. 花蓮舞鶴標誌。日本時代的1933年建於花蓮縣瑞穗鄉瑞穗鄉火車站旁邊,1981年由於有舞鶴村村民捐出地,於是遷移到舞鶴台地上;
  3. 花蓮靜浦標誌。又名靜浦北迴歸線界標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建成時間不詳。
  4. 虎井北回歸線標誌,北回歸線紀念碑,2013年建於澎湖縣的武井嶼西山公園;
  5. 東石北回歸線地標。2013年建於在嘉義縣東石鄉的漁人碼頭上,是台灣本島最西側的北回歸線地標.

中國大陸有另外六座:

  • 廣東:廣東封開.廣州從化.廣東汕頭
  • 廣西:桂平
  • 雲南:西疇.墨江

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大部分為海洋,而經過陸地的16個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地區:中國大陸、緬甸、孟加拉、印度、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台灣;非洲地區: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馬利、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美洲地區:巴哈馬、墨西哥),大都屬於乾燥的沙漠氣候,雨量少,不適合人居住。台灣卻雨量豐富,氣候溫暖,植被常綠。這是為甚麼呢?

一般而言,由於低緯度環流的影響,北回歸線兩側多為寬廣的荒漠草原地帶,大都屬於乾燥的沙漠氣候,雨量少,荒涼、貧瘠、杳無人煙,不適合人居住,如撒哈拉沙漠、墨西哥沙漠,只有台灣在北緯23.5度處,卻雨水豐沛,生態豐富,植被常綠,一部分原因是靠近濕潤的海洋,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這樣一個南北400公里,東西200公里的小島上,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220座,低緯度的哈德萊環流在高空中遇到山的阻擋,冬天的東北季風和夏天的東南季風的水氣遇到高山則形成充沛的降雨,孕育出島上豐富的生態。

從東面鳥瞰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從東面鳥瞰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攝影:佐拉

目前的北回歸線(「南回歸線」亦同)位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76年第1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確定的,它只是一個以方便教學和理解為目的的參考值,並非北回歸線的準確地理位置。實際上,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天文因素的影響,南、北回歸線位置並非固定不變。目前北回歸線正每年向南移動大約0.47秒,約14.4米,已於2009年夏至日經過週期中點,即23度26分17秒,並繼續南移,直到公元11300年到達最南點時才會再北返。

從西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從西面航拍 瑞穗鄉舞鶴村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攝影:佐拉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內的標誌是白色日晷造型的碑,上面有北回归线字样。四週還立有中國傳統觀察天象的4種代表動物,分別是東方的蒼龍、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以及北方的玄武,稱為「四象」。每一象均含有7個星宿,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天象變化。另外在公園兩側的木製迴廊裡,設有許多跟天象、氣候、節氣、地球科學等相關的解說牌示,使得北回歸線標誌公園成為一處極富教育意義的遊憩據點。不過有些數據錯誤,有中文語法錯誤,也有英文單詞拼寫錯誤,希望將來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能改正過來。

比如,公园,旁边也有一小型的日晷。本來可以呈現「立竿不見影」的現象,不過「竿」都已經不見了,沒人維護。

这个盘子中间应该有一根杆子
这个盘子中间应该有一根杆子 攝影:佐拉

比如,這個牌子有兩處錯誤:數據落後,台灣在2013年又修了兩個新的北回歸線地標,現在總共五個了; 另一個錯誤是語法錯誤,台灣廣西廣東雲南四省不是逗號前面提到的十六個國家之一。

這個牌子有兩處錯誤:數據落後,台灣在2013年又修了兩個新的北回歸線地標,現在總共五個了; 另一個錯誤是語法錯誤,提到的台灣廣西廣東雲南四省不是逗號前面提到的十六個國家之一。
這個牌子有兩處錯誤:數據落後,台灣在2013年又修了兩個新的北回歸線地標,現在總共五個了; 另一個錯誤是語法錯誤,台灣廣西廣東雲南四省不是逗號前面提到的十六個國家之一。 攝影:佐拉

自行開車

  1. 花蓮南下:台九線過瑞穗南下五公里,開車盤旋上舞鶴台地, 即可抵達。
  2. 台東北上: 台九線過玉裡北上二十五公里,開車盤旋上舞鶴台地, 即可抵達。

大眾交通 :
1.於瑞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或租用摩托車,南下五公里,盤旋上舞鶴台地,即可抵達。

海拔高度:224公尺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門票資訊: 無,免費參觀
服務設施:停車場 ,公廁
維護單位: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

溫馨提示: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位於海拔高度為224米的舞鶴台地上,五公裡外的瑞穗火車站的海拔為105米,立志騎車環島的單車旅客,需要爬120米高的台地才能抵達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如果對北回歸線標誌公園上的自拍照片沒有興趣,或無體力爬坡,瑞穗鄉到玉里鎮這一段請改走193縣道,比台九線更安全,風景更漂亮。

附:

  • 在西洋占星术之中,黄道十二宫是描述黄道带上的星座分布的,人为划分的十二个的均等区域,以数学方式的划分为十二个30°的扇区,但是岁差的周期是約25800年,现在的天文学星座与西洋占星术起源时期(公元前626年)相比已经有约36.85°的岁差,所以「巨蟹座回歸線」事實上是「金牛座回歸線」,但像「馬路」「火車」這些名詞一樣,沒有馬的路仍然沿用這個稱呼。
  • 黃道十二宮是占星術的概念,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共有13个星座。蛇夫座也被黄道经过,但不属占星术所使用的黄道十二宫之列。
本文人氣:5,845 °C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